

參訪行程2-開普敦辦事處劉處長
圖:開普敦辦事處劉處長、施秘書與團隊合影 中華民國於南非的大使館設於司法首都普利托利亞,但在立法首都開普敦,同樣設有我國辦事處,開普敦劉處長將他在南非的所見所聞,與我們分享。 「由於上帝已經給他們最好的,地大物博,所以南非人的步調很緩慢,也不需要太多競爭。然而,也是因為這樣...


參訪行程4-KGP品管經理黃獻民
攝影/李泓緯 26歲對於很多台灣的年輕人而言,是才剛研究所畢業的社會新鮮人,26歲的黃獻民已是King Glory Packaging( KGP)的品管經理、非洲商總會青商會理事,目前也開始自己創業。 KGP是Sun Home...


參訪行程10-市議員/非洲台灣商總會副會長李崇維 Bruce Lee
圖:李崇維議員 由於父親來南非探訪親戚,愛上了南非的美麗,因此舉家搬來南非布魯方丹。當時1990年,種族隔離的時代末期,李崇維是全校第一個華人學生。 李崇維的本業是工程師,也擁有許多跨領域的事業。當初會從政也是個意外,由於首都Pretoria從來沒有華人議員,所以僑界的前輩...


參訪行程14-張雪映先生
時代洪流下顛沛流離的人們。 『張雪映(曾用筆名張弓),男,本名張躍鐘,一九五六年生,曾是「陽光小集」社長。一九八四年與苦苓策劃「青年詩人心目中的十大詩人」票選活動,引起當時轟動。著有詩集《同土地一樣膚色》等書。一九八○年代後期,以美國《花花公子》為範本,曾創辦台灣第一本男性...


參訪行程7-DA豪登省主席
圖:DA豪登省主席Mr. Solly Tshepiso Msimanga與團隊合影 DA是南非第二大黨,同時也是最大的反對黨,在ANC全面執政的環境之下,DA仍努力不懈地尋求人民支持。 在普遍由白人組成的DA中,Mr. Solly Tshepiso...


參訪行程15-中華總公會會長Patrick
圖:中華總公會會長Patrick 攝影:李泓緯 老僑指的是在20世紀初來到南非的華人,當時是來南非做礦工等較底層的工作,但憑藉毅力與努力也在南非闖出一番事業。老僑在南非已經有四、五代了,由於歷史因素,他們的後裔並不是中國商人,也不算台僑,但在南非的人們還是稱他們老僑,大多數...


參訪行程6-Pretoria都市發展主委
圖:Pretoria都市發展主委Mr. Subesh Pillay 攝影/李泓緯 Mr. Subesh Pillay談起土地改革與土地正義:在種族隔離時代,土地均為白人所持有,結束種族隔離後,進行了土地改革,黑人可以要求取回在種族隔離時期被奪走的土地,在原白人地主的同意下優...


參訪行程3-JHB101簡湧杰總裁
圖:簡湧杰總裁與團隊合影 甫走進總裁辦公室中,即看到一面我們最為熟悉的青天白日國旗。雖然從小就來到了南非,簡湧杰一直心繫著台灣。 從沒錢開始做起,簡湧杰最一開始是投資汽車業,之後才轉跑道到房地產、建築業。在創業的過程中,簡湧杰也碰到許多阻撓,然而他認為「成功是無法複製的,但...


參訪行程16-約翰尼斯堡台商商會
圖:約堡台商商會成員與團隊合影 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初期,台灣和南非當時還維持著建交,南非因為總族隔離政策被國際經濟制裁,南非因而給予台灣投資上的優惠待遇,造成一波台灣移民潮,全盛期約有二萬人。移民以製造業為主,同時也有物流和商業等。現在,這些台商的第二代逐漸長大,有些接了父...


參訪行程12-前南非國會議員陳阡蕙
圖:前南非國會議員陳阡蕙女士 攝:李泓緯 陳阡蕙女士曾任南非最大反對黨DA的國會議員,現在則是阿彌陀佛關懷中心(ACC)執行長,因為她相信,離開國會她能做得更多。 由於早期在南非的台灣人很多,約莫三四萬人。陳阡蕙女士算是比較早期來的台灣人,也常常幫其他台胞和相關部門接洽處理...